新華網天津6月29日電 (記者徐嶽、黃玫)國家發展改革委28日宣布,7月10日起,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jia) 格。調整後,全國平均門站價(jia) 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接受采訪的專(zhuan) 家表示,此次天然氣價(jia) 格改革“邁開大步”,不僅(jin) 有望改變價(jia) 格扭曲現狀,促進天然氣回歸合理價(jia) 格。還有助於(yu) 引導天然氣理性消費,促進清潔資源可持續利用。
推進時機選擇比較合理
業(ye) 內(nei) 分析,天然氣價(jia) 格調整早已“箭在弦上”,推進改革的時機選擇也比較合理。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需求不斷膨脹,進口依存度不斷提升。據統計,2007年-2012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從(cong) 40億(yi) 立方米增加到425億(yi) 立方米,5年增長9.6倍;進口依存度從(cong) 2%提高到27%。
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天然氣價(jia) 格長期偏低,沒有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和資源稀缺程度。2012年,中亞(ya) 天然氣進口到岸完稅價(jia) 為(wei) 每立方米2.71元。而我國盡管在2005年、2007年和2010年,三次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國產(chan) 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jia) 格,平均價(jia) 格仍僅(jin) 為(wei) 每立方米1.15元。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價(jia) 格調整前,每引進1立方米天然氣要虧(kui) 1.5元。氣價(jia) 倒掛的結果,是企業(ye) 生產(chan) 和進口的積極性不高,不能解決(jue) 增加供應的問題。價(jia) 格調整後,工業(ye) 氣價(jia) 可以反哺居民氣價(jia) ,有利於(yu) 疏導天然氣產(chan) 業(ye) 鏈上的供需矛盾。”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分析師湯俊認為(wei) ,近期較長一段時間,總需求衰減,通脹水平溫和,是實施要素價(jia) 格改革的較佳時機。此前,市場對天然氣價(jia) 格調整已有預期。
新機製及時反映市場供求
金銀島天然氣資深研究員馬季說,我國現行的天然氣價(jia) 格分為(wei) 出廠價(jia) 、管輸費、城市門站價(jia) 和終端用戶價(jia) 等環節,由政府部門根據生產(chan) 與(yu) 供應成本,再加合理利潤確定,基本上是成本加成法,不能及時反映市場供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