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德赢·VWIN集團重慶德赢·VWIN集團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E'ws Centre

從“四大城燃”出發,看城市燃氣行業發展新動態

日期:2020-09-16
分享:

在國內(nei) 天然氣市場企穩回升的大環境下,城市燃氣行業(ye) 呈現平穩發展態勢,主營業(ye) 務逐步回歸到天然氣銷售,以綜合能源和增值業(ye) 務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業(ye) 務貢獻度有所增加。

2019年,在國內(nei) 天然氣市場企穩回升的大環境下,城市燃氣行業(ye) 呈現平穩發展態勢,企業(ye) 經營效果較好,主營業(ye) 務逐步回歸到天然氣銷售,以綜合能源和增值業(ye) 務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業(ye) 務貢獻度有所增加,企業(ye) 間的橫向整合開始發力,城市燃氣企業(ye) 多元化發展特征日趨明顯。

一、整體(ti) 業(ye) 務表現

4月以來,港華燃氣、新奧能源、華潤燃氣、昆侖(lun) 能源陸續公布了2019年業(ye) 績。

(一)港華燃氣

氣量方麵,港華燃氣實現天然氣銷售量111.2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11%;項目數量方麵,合計項目總數達到132個(ge) ,其中,新增1個(ge) 城市燃氣項目,位於(yu) 山東(dong) 省青島市嶗山區東(dong) 部沿海區域。同時新增8個(ge) 分布式能源項目,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北、河南、廣東(dong) 和江蘇省的部分城市開發區內(nei) ,這些項目預計5年後可實現天然氣銷售量4億(yi) 立方米;用戶數量方麵,天然氣用戶達到1344萬(wan) 戶,同比增長0.1%。

(二)華潤燃氣

氣量方麵,華潤燃氣實現天然氣銷售量280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15.37%;項目數量方麵,合計項目總數達到251個(ge) ,其中,在江陰、南京、廈門、武夷山、內(nei) 江等地獲取新項目並成立13家子企業(ye) 。同時新增10個(ge) 分布式能源項目,約340MW的裝機容量;用戶數量方麵,天然氣用戶達到3795萬(wan) 戶,同比增長9.5%。

(三)新奧能源

氣量方麵,新奧能源實現天然氣銷售量199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14.7%;項目數量方麵,合計項目總數達到217個(ge) ,其中,新增7個(ge) 位於(yu) 山東(dong) 省的燃氣項目。同時,新投運36個(ge) 綜合能源項目,累計已投運綜合能源項目達98個(ge) ;用戶數量方麵,天然氣用戶達到3433萬(wan) 戶,同比增長9.8%。

(四)昆侖(lun) 能源

氣量方麵,昆侖(lun) 能源實現天然氣銷售量280.3億(yi) 立方米,同比增加27.4%;項目數量方麵,合計項目總數達到402個(ge) ,其中,新開發70項目並投產(chan) ,58個(ge) 項目完成企業(ye) 注冊(ce) ;用戶數量方麵,天然氣用戶達到1127萬(wan) 戶,同比增長14.9%。

隨著大氣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以及天然氣行業(ye) 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nei) 天然氣市場持續穩定向前發展。2019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3067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9.4%。天然氣需求的不斷增長為(wei) 各城市燃氣行業(ye) 帶來了發展的動力和機遇,各城市燃氣企業(ye) 的用戶數量、項目數量仍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從(cong) 而有效帶動氣量增長。

就分類業(ye) 務氣量來看,工業(ye) 用氣占比最高且增幅最大,總體(ti) 占比65%以上,其次是居民用氣和商業(ye) 占比約35%,綜合能源業(ye) 務用氣量占比最小約5%左右。這說明用氣格局仍然延續傳(chuan) 統的工業(ye) 、民用和商業(ye) 用氣的格局,近年興(xing) 起的綜合能源業(ye) 務雖然發展較快,但尚未成為(wei) 主流。

二、發展過程中呈現新特征

(一)氣量提升帶動營收增加,天然氣銷售收入增速超過接駁收入增速

在天然氣銷量提高的推動下,4家企業(ye) 2019年的總體(ti) 收入規模快速增長,平均增長幅度10.4%。其中,新奧能源實現收入701.8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6%,優(you) 於(yu) 其他企業(ye) ;港華燃氣實現收入約118.3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6%;華潤燃氣實現收入502.5億(yi) 元,同比增長9.13%;昆侖(lun) 能源實現收入1133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燃氣銷售收入(相關(guan) 產(chan) 品銷售收入)在總體(ti) 收入的占比進一步增加且已經超過60%,而各企業(ye) 接駁收入雖然占比不同,但本年接駁收入占比卻均出現下滑且降至40%以下。其次,接駁費收入漲幅也普遍低於(yu) 燃氣銷售(含相關(guan) 產(chan) 品銷售收入),除了新奧能源以外。港華燃氣的接駁費漲幅為(wei) 3%,遠低於(yu) 燃氣銷售11%的漲幅;新奧能源的接駁費漲幅為(wei) 17.9%,略高於(yu) 燃氣銷售17.7%的漲幅。

華潤燃氣的接駁費漲幅為(wei) 6.3%,遠低於(yu) 燃氣銷售13.1%的漲幅。接駁費仍有小幅增長主要是由於(yu) 2019年還剩餘(yu) 部分“煤改氣”業(ye) 務的持續推進,但是由於(yu) 國內(nei) 工程安裝收費標準收緊,城市燃氣企業(ye) 開始轉變銷售策略,更替和調整新老業(ye) 務,進一步提高了燃氣銷售收入占比。

最後,昆侖(lun) 能源的業(ye) 務結構與(yu) 港華燃氣、新奧能源有所不同。2019年昆侖(lun) 能源天然氣銷售、管道輸送業(ye) 務板塊收入均呈現增長態勢,同比增長5%-7%,而LNG加工與(yu) 儲(chu) 運和勘探生產(chan) 板塊的收入出現下滑,同比減少3%-5%。

原因是2018年以前,昆侖(lun) 能源是以上遊勘探開采以及LNG產(chan) 業(ye) 為(wei) 核心業(ye) 務,而2018年下半年昆侖(lun) 能源明確終端政策後,開始轉向以終端零售業(ye) 務為(wei) 發展核心方向,並且傾(qing) 注了大量人、財、物力,2019年天然氣銷售收入為(wei) 681.83億(yi) 元,同比增速達25%。

(二)利潤增長動力持續,接駁利潤增速已經低於(yu) 天然氣銷售利潤增速

就淨利潤來看,4家燃氣企業(ye) 淨利潤平均增長14.5%,較營收業(ye) 績更為(wei) 亮眼。其中,港華燃氣實現淨利潤11.8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新奧能源實現淨利潤52.8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華潤燃氣實現淨利潤45.4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3%;中石油昆侖(lun) 實現淨利潤55.5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8%。

首先,燃氣企業(ye) 的燃氣銷售利潤(相關(guan) 產(chan) 品銷售收入)占總體(ti) 利潤比重已經超過50%,而接駁費的利潤占比則降至40%以下。其次,燃氣企業(ye) 的接駁費利潤增幅也普遍低於(yu) 燃氣銷售(含相關(guan) 產(chan) 品銷售收入)的增幅,港華燃氣的接駁費利潤增幅僅(jin) 1%,遠低於(yu) 燃氣銷售利潤17%的增幅;新奧能源的接駁費利潤增幅為(wei) 8%,遠低於(yu) 燃氣銷售利潤13%的增幅;華潤燃氣的接駁費利潤增幅為(wei) 10.7%,與(yu) 燃氣銷售利潤增幅接近(10.8%)。

最後,2019年昆侖(lun) 能源的利潤增長主要來自天然氣銷售業(ye) 務利潤增長的51.9%和天然氣管道業(ye) 務利潤增長的13.6%,分別占總利潤增長的30.9%和39.4%,而LNG加工與(yu) 儲(chu) 運和勘探生產(chan) 板塊的淨利潤出現下滑態勢,主要是因為(wei) 液廠成本與(yu) 價(jia) 格倒掛與(yu) 開工率不足,且受國際油價(jia) 不景氣影響,收益出現下滑。天然氣銷售和管道輸送業(ye) 務不僅(jin) 貢獻了昆侖(lun) 能源全部的淨利潤增長,還彌補了LNG產(chan) 業(ye) 鏈和上遊勘探開采的利潤下滑受損部分。

結合城市燃氣企業(ye) 收入和利潤情況,筆者認為(wei) ,在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的期間,中國城市燃氣行業(ye) 也進入了平穩發展期,高速增長階段。天然氣銷售逐漸成為(wei) 收入和利潤增長的引擎,各個(ge) 企業(ye) 也逐漸回歸到以天然氣銷售為(wei) 主的路子上來。

(三)城市燃氣企業(ye) 逐年優(you) 化應收、應付賬款管理的效果開始顯現

再來看經營性現金流,經營性現金流量反映的是企業(ye) 經營所帶來的現金,反映的是淨利潤和折舊、資產(chan) 與(yu) 負債(zhai) 的變動的關(guan) 係。2019年,4家企業(ye) 現金流均穩步增長,說明企業(ye) 的生存能力較強。新奧能源增幅最大達到40.9%;昆侖(lun) 能源次之,達到10.7%;港華燃氣增幅為(wei) 3.5%,華潤燃氣增幅最小僅(jin) 為(wei) 1.79%。

這說明城市燃氣企業(ye) 逐年優(you) 化應收、應付賬款管理的效果開始顯現,同時由於(yu) 銷售氣量增長較快,企業(ye) 分攤費用成本、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均有所下降。

(四)傳(chuan) 統城市燃氣項目增長緩慢,綜合能源業(ye) 務提速升級

經過統計,2019年,新奧能源、華潤燃氣、港華燃氣共計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54個(ge) 綜合能源項目;而傳(chuan) 統城市燃氣項目僅(jin) 增加20個(ge) 。這說明,隨著“煤改氣”基本完成,管道天然氣普及率的提升,傳(chuan) 統城市燃氣項目發展空間較小。因此,城市燃氣企業(ye) 開始逐步積累一批優(you) 質的綜合能源服務項目,並為(wei) 推進企業(ye) 向綜合能源服務商的轉型升級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五)以橫向並購為(wei) 特征的新一輪整合已經啟動

受宏觀經濟下行和終端消費不暢等多重因素影響,2019年以來,很多民營燃氣企業(ye) 麵臨(lin) 更大的債(zhai) 務和融資問題,一些企業(ye) 經營愈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為(wei) 了降杠杆、獲取流動資金,燃氣企業(ye) 考慮出售資產(chan) 或出讓部分股權的可能性增強。

新奧能源於(yu) 2019年成功收購宣燃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獲得8個(ge) 位於(yu) 安徽和上海的優(you) 質燃氣項目;昆侖(lun) 能源則依托資源優(you) 勢,強勢進入銷售終端,以16.55億(yi) 元對價(jia) 收購金鴻控股(含17個(ge) 燃氣項目),並與(yu) 黑龍江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推進東(dong) 北地區終端利用項目開發。

三、城市燃氣企業(ye) 麵臨(lin) 的挑戰和機遇

(一)進入2020年以來,國家陸續發布與(yu) 天然氣行業(ye) 健康發展有關(guan) 政策,對城市燃氣行業(ye) 來說喜憂參半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guan) 於(yu) 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成本支持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的通知》,要求城市燃氣企業(ye) 及時降低非居民用氣終端銷售價(jia) 格。3至4月份,各城市燃氣企業(ye) 紛紛降價(jia) ,平均降價(jia) 幅度達到10%以上,應該說這對於(yu) 降低企業(ye) 用氣成本將會(hui) 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

然而也要看到的是,近3年門站價(jia) 格普遍上浮10%—20%,並且許多城市燃氣企業(ye) 采購了高價(jia) 的LNG來保障當地燃氣供應而導致成本同比增長,但是銷售端順價(jia) 情況又不及預期。在目前終端大幅降價(jia) 的情況下,等於(yu) 是又增加了城市燃氣企業(ye) 的天然氣采購成本,而上遊企業(ye) 給予大幅降價(jia) 的可能性較小,這無疑是推高了城市燃氣企業(ye) 的采購成本,價(jia) 差縮小進而會(hui) 導致企業(ye) 利潤下降。

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新版《中央定價(jia) 目錄》,將門站價(jia) 格移出國家定價(jia) 的範疇,並將氣源價(jia) 格單列,可根據市場狀況加以調整。這對位於(yu) 第二梯隊的城市燃氣企業(ye) 來說,更能夠促進他們(men) 積極尋找海外便宜氣源,單獨向管道公司支付管輸費後,就可以將資源引入到下遊市場,有利於(yu) 降低終端天然氣價(jia) 格。

(二)新冠疫情使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壓力,終端市場需求緩慢恢複,城市燃氣企業(ye) 應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困難

2020年初,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地相繼關(guan) 閉各類生產(chan) 及經營場所,延長春節假期推遲複工時間,社會(hui) 消費及生產(chan) 大幅萎縮,對工商業(ye) 用氣的需求減少。以2月為(wei) 例,國內(nei) 天然氣消費同比降幅約15%。東(dong) 部和南部沿海一些城市燃氣消費總量同比下降20-25%。

同時,各級政府相繼推出應對疫情支援中小企業(ye) 健康發展的扶持措施,要求城市燃氣企業(ye) 有針對性的實施降低氣價(jia) 、收費和延後繳費等優(you) 惠政策,這對城市燃氣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都帶來一定的影響。進入5月份之後,隨著疫情趨緩,各行各業(ye) 複工複產(chan) 力度的增強,城市燃氣企業(ye) 在做好用氣需求逐步回升準備工作的同時,也要嚴(yan) 格預算控製,降低企業(ye) 內(nei) 部成本,盡量保持充足的現金流。

(三)油價(jia) 下跌給城市燃氣企業(ye) 創造了采購便宜LNG現貨的機會(hui) ,也使企業(ye) 更多的處於(yu) 價(jia) 格談判優(you) 勢地位

受油價(jia) 暴跌的影響,國際LNG價(jia) 格大幅下挫,目前美國亨利港價(jia) 格在1.9美元/mmbtu附近,較2018年、2019年均價(jia) 分別下降50%和23%。JKM現貨價(jia) 格在今年的前三個(ge) 季度也很可能持續處於(yu) 3美元/mmbtu。

對於(yu) 自有接收站、儲(chu) 罐和外輸管道的一線城市燃氣企業(ye) 和可以跟中海油爭(zheng) 取TUA機會(hui) 的第二梯隊來說,當前開展進口LNG業(ye) 務非常有利。部分城市燃氣企業(ye) 將在2020年進一步擴大LNG接收能力,例如新奧舟山LNG的外輸管道將於(yu) 今年第二季度建成,廣匯啟東(dong) LNG、上海洋山LNG將有新LNG儲(chu) 罐建成投產(chan) 。

對於(yu) 擁有LNG進口能力的企業(ye) 來說,在目前國際油氣價(jia) 格低迷的環境下,除了LNG現貨,LNG長協合同也是可以考慮的。但是,計劃簽訂LNG長協的企業(ye) ,需要考量是選擇與(yu) 亨利港掛鉤的美國資源,還是與(yu) 油價(jia) 掛鉤的其他供應來源。公開信息顯示,2020-2025年,國內(nei) 將迎來LNG接收站的新一輪投資建設高峰,千萬(wan) 噸級的長協合同將可能於(yu) 近兩(liang) 三年內(nei) 簽署。

根據思亞(ya) 的預測,進口LNG的貢獻在最樂(le) 觀的情境下可達到1045萬(wan) 噸/年。此前,美國LNG項目具有“優(you) 勢”的計價(jia) 方式和商務模式而受到關(guan) 注。然而疫情導致的需求銳減將使新增LNG進口目標難以企及,油價(jia) 的走低更是讓潛在的國內(nei) 買(mai) 家擔憂美國LNG的競爭(zheng) 力。所以,盡早設計包括現貨、長協在內(nei) 的“一攬子”LNG合同方案,是計劃開展LNG進口的城市燃氣企業(ye) 的當務之急。

(四)挖掘用戶價(jia) 值,關(guan) 注用戶需求,深化增值業(ye) 務

三年“煤改氣”工程已經完成,依靠政策推動消費的紅利基本釋放完畢。而且由於(yu) 城市燃氣行業(ye) 投資規模大,管網維護費用高,建設周期長,用戶增長和用氣量提升都較為(wei) 緩慢。在居民氣價(jia) 格倒掛和天然氣價(jia) 格未改革到位的情況下,城市燃氣企業(ye) 單靠天然氣銷售業(ye) 務維持利潤增長的模式,無法成為(wei) 企業(ye) 長遠健康發展的“定心丸”。

特別是在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在天然氣產(chan) 品幾乎達到同質、用戶趨於(yu) 飽和及用戶需求不斷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城市燃氣企業(ye) 應加快利用管道天然氣核心主營業(ye) 務形成的用戶資源,發揮品牌、渠道和市場優(you) 勢,努力為(wei) 用戶提供燃氣具和安全產(chan) 品銷售、燃氣保險、燃氣設施委托保養(yang) 、戶內(nei) 家裝等增值服務,進而實現企業(ye) 內(nei) 部改革、市場開拓和效益創收的多贏局麵。

(五)城市燃氣企業(ye) 加快數字化、智慧化轉型

近幾年,城市燃氣行業(ye) 基礎設施建設迎來爆發式增長,然而城市燃氣管理過程中諸如規模化發展與(yu) 用戶個(ge) 性化需求的矛盾、龐大的信息與(yu) 落後的信息管理方式矛盾、複雜的用戶管理模式與(yu) 輕鬆的用戶體(ti) 驗的矛盾等日漸顯現。

此次受疫情影響,城市燃氣企業(ye) 開始大量采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包含管網調度、天然氣銷售和采購、遠程計量和收費以及線上會(hui) 議等生產(chan) 經營管理活動。

城市燃氣企業(ye) 應以此為(wei) 契機,依托“雲(yun) 大物移智”技術,配合最新的服務理念,全麵實現燃氣信息化應用方案,從(cong) 而進一步優(you) 化企業(ye) 的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改善企業(ye) 管理,提升企業(ye) 服務質量以及決(jue) 策能力,大幅提高企業(ye) 的經濟效益。城市燃氣企業(ye) 也將逐步由數字燃氣向智能燃氣邁進,最終走向智慧燃氣。

2020年是城市燃氣行業(ye) “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盡管新冠疫情、全球油氣下跌等“黑天鵝”事件給全行業(ye) 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影響,但是在全體(ti) 城市燃氣行業(ye) 同仁的努力下,一定會(hui) 給“十三五”收官畫上圓滿的句號。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