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德赢·VWIN集團重慶德赢·VWIN集團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E'ws Centre

中國液化天然行業大有可為

日期:2016-04-19
分享:

   眼下,全球液化天然氣行業(ye) 正處低穀,在為(wei) 期4天的第18屆世界液化天然氣大會(hui) 上,除了天然氣價(jia) 格受國際油價(jia) 影響一路走低,大型液化天然氣項目相繼投產(chan) 造成供給過剩,業(ye) 內(nei) 還擔憂中國經濟轉型後對天然氣需求減少。上述種種擔憂似乎預示著前景黯淡。
   不過,中國液化天然氣的兩(liang) 位重量級人物卻並不悲觀。中國產(chan) 業(ye) 海外發展協會(hui) 秘書(shu) 長胡衛平對澳大利亞(ya) 同行說,中國天然氣行業(ye) 一定會(hui) 有大發展,到時候你們(men) 能準備好嗎?
   胡衛平曾在國家發改委任職多年,是中國液化天然氣行業(ye) 的政策奠基人之一;而技術領域的奠基人之一顧安忠同樣對行業(ye) 充滿信心。
   現任中國工業(ye) 氣體(ti) 工業(ye) 協會(hui) 液化天然氣分會(hui) 秘書(shu) 長的顧安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全球液化天氣行業(ye) 不景氣也影響到了中國,中國200家液化天然氣企業(ye) 2015年整體(ti) 開工率不足50%。但在他看來,液化天然氣自20世紀60年代實現產(chan) 業(ye) 化以來,一直順風順水,當前的低潮是首次遇搓,但經過四五年的調整,一定能再次大放異彩。
   胡衛平則把液化天然氣行業(ye) 的發展放在中國“十三五”規劃的大框架下考慮。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總量預計為(wei) 3600億(yi) 立方米,其中國內(nei) 常規天然氣的自產(chan) 總量範圍在每年1800億(yi) 立方米;管道天然氣進口容量約為(wei) 每年1000億(yi) 立方米,液化天然氣進口容量可在每年800億(yi) 立方米左右。
   天然氣雖然與(yu) 煤、石油一樣均為(wei) 化石能源,但主要成分甲烷的分子結構決(jue) 定,天然氣燃燒後的碳排放是幾種化石能源中最小的。在空氣汙染已成為(wei) 全民公敵,從(cong) 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乃至全社會(hui) 對環境治理、節能減排形成高度共識的情況下,對清潔能源天然氣的需求將是剛性的。
   胡衛平和顧安忠都說,相比其他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天然氣無論從(cong) 安全性、可靠性,還是從(cong) 經濟效益來說,都是最為(wei) 成熟的替代能源。
   實際上,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依然不盡合理,煤一家獨大的局麵雖然正在改變,但仍未能打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從(cong) 2004年的2.5%上升到6%,但距離世界平均水平的25%還有很大差距。
   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天然氣需求仍有很大提升空間。胡衛平認為(wei) ,中國天然氣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是液化天然氣資源多元化利用。低端市場的居民用戶,發展潛力大且沒有上限,但周期長。高端市場主要是非居民用氣,亟須擴大天然氣在發電、燃料和車用、船用等方麵的市場。
   顧安忠則非常推崇分布式能源概念,即廣泛分布的小規模天然氣站,承擔發電、取暖、生活等全方位的綜合能源供應,更加高效、經濟、環保。
   行業(ye) 低穀,大浪淘沙,注重技術進步、管理創新的企業(ye) 最終將勝出。一些有遠見的企業(ye) 也在積極謀劃布局,投身其中。除了傳(chuan) 統的“三桶油”,民營企業(ye) 也開始加入到液化天然氣國際貿易中。
   今年3月1日,新奧集團與(yu) 澳大利亞(ya) 奧裏金能源公司達成了液化天然氣五年期框架協議,奧裏金公司將最早於(yu) 2018年開始向新奧浙江舟山液化天然氣項目運送產(chan) 品,這也是國內(nei) 首個(ge) 民營進口天然氣項目的正式開建。
   液化天然氣價(jia) 格下跌,對於(yu) 作為(wei) 天然氣進口大國的中國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10年一遇的買(mai) 方市場令中國有更多空間布局,盡可能多地鎖定上遊資源,盡可能多地準備好相應的配套,如運輸和造船,盡可能充分地利用這種清潔能源,開發更多下遊市場。
   3年後,第19屆世界液化天然氣大會(hui) 將在上海召開。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即便屆時全球液化天然行業(ye) 未必重現繁榮,但行業(ye) 前景應會(hui) 更加明朗。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