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德赢·VWIN集團重慶德赢·VWIN集團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E'ws Centre

燃氣企業如何做好供銷差管理?

日期:2015-12-02
分享:

  燃氣供銷差是指報告期燃氣供應量與(yu) 銷售量之間的差量,是由泄露、計量、與(yu) 統計等多方麵因素所造成的偏差組成。在管道燃氣的供應過程中都將產(chan) 生供銷差,而供銷差率或者供銷率是統計中供銷差的主要表現形式。燃氣供銷差率=(輸出量-銷售量)/輸出量×100%。供銷差是評價(jia) 企業(ye) 經濟效益和綜合管理能力的一項綜合指標,體(ti) 現了企業(ye) 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當前,大多數燃氣企業(ye) 已將整治和控製供銷差作為(wei) 企業(ye) 重點工作。但因其涉及的環節較多,在具體(ti) 操作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使供銷差難以反映燃氣企業(ye) 的真實管理水平。
  1燃氣企業(ye) 產(chan) 生供銷差的影響因素
  導致燃氣企業(ye) 產(chan) 生供銷差的因素多種多樣,主要集中在計量環節、輸配環節、抄收環節。另外,設備老化、用戶竊氣,以及季節溫度等也是產(chan) 生供銷差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民營燃氣企業(ye) 的供銷差率低於(yu) 國有燃氣企業(ye) ,同一企業(ye) 夏季的燃氣供銷差率低於(yu) 冬季。
  1.計量過程中導致的供銷差
  計量過程中導致的供銷差可分為(wei) 上遊交接計量誤差與(yu) 終端用戶計量誤差。兩(liang) 者同時存在正、負偏差的可能。與(yu) 上遊交接的計量誤差主要同壓力和溫度等邊界條件相關(guan) ;終端用戶的計量誤差則與(yu) 計量儀(yi) 表的類型、準確度及是否裝有溫壓補償(chang) 裝置有關(guan) 。
  2.設備問題導致的供銷差
  導致燃氣企業(ye) 出現供銷差的設備問題主要包括:流量計的老化、燃氣表精確度不高。首先,流量計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會(hui) 導致老化、變慢,從(cong) 而失去精準度;其次,老用戶要及時更換達到報廢年限的膜式燃氣表。因為(wei) 使用陳舊的燃氣表可能會(hui) 使計量值降低,供銷差增大。
  3.輸配環節導致的供銷差
  在天然氣輸配環節,致使燃氣企業(ye) 出現供銷差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網老化導致的漏氣、管網更新損耗、廠站檢修與(yu) 接線作業(ye) 損耗、新用戶通氣損耗及管網事故損耗等等。在輸配過程中,管線更新極為(wei) 重要。另外,在置換或搶修管線時,一些管線與(yu) 老管線或PE管連接的碰口處也容易出現漏氣現象,導致出現小量天然氣損耗。這些都沒有計算在銷售氣量之中,產(chan) 生了供銷差。
  4.抄表過程導致的供銷差
  抄表過程出現的偏差是燃氣企業(ye) 出現供銷差的重要原因,大多屬於(yu) 人為(wei) 因素。因為(wei) 這是一個(ge) 動態過程,會(hui) 受到抄表員工作情況、抄收周期與(yu) 結算時間的影響。
  5.竊氣導致的供銷差
  由於(yu) 個(ge) 別地區治安混亂(luan) ,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天然氣管道,進行各種竊氣行為(wei) 。有些用戶不通過正常手段就私自偷接管道,還有的利用燃氣設備存在的缺陷在計數器上動手腳,非法盜取天然氣,給燃氣企業(ye) 造成損失。據2008年的中國城市建設統計,當年全國的燃氣損失量竟達116663萬(wan) m3,北京的燃氣損失量為(wei) 22755m3,損失量與(yu) 合計量之比為(wei) 3.78%。排名第二的是天津,燃氣損失量為(wei) 13520m3,損失量與(yu) 合計量之比竟達9.75%。其餘(yu) 城市諸如上海、重慶等燃氣損失量也很大。
  2降低燃氣企業(ye) 供銷差的措施
  1.加強對計量設備的工作管理
  供銷差直接影響企業(ye) 的經濟效益,體(ti) 現企業(ye) 綜合管理水平。要想提高燃氣企業(ye) 供銷差的科學管理,就必須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加強企業(ye) 供銷差的管理。
  首先針對工商業(ye) 用戶,必須對所有流量計進行首檢,否則不得使用;對流量計每月要進行至少兩(liang) 次的維護保養(yang) 和巡檢;流量計的計量周期需依據國家相關(guan) 規定執行;對大工業(ye) 用戶要安裝監控係統,隨時監控其瞬間流量。其次對於(yu) 居民用戶,燃氣企業(ye) 可讓用戶安裝經過首檢符合國標的G1.6規格B級膜式燃氣表;安裝燃氣須滿足規定的技術要求,如未達標須返工整改。一般情況下,天然氣的皮膜表使用壽命為(wei) 10年,但多數皮膜表5年後就會(hui) 出現卡住或慢走現象。至於(yu) IC卡表也會(hui) 存在讀表不準、信息錯誤等問題。對此,燃氣企業(ye) 必須定期對用戶的皮膜表和IC卡表進行檢查,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更換或維修,隨時掌握用戶的表具使用信息。
  2.加強對管道設備的管理
  管道方麵的防疏堵漏對於(yu) 降低燃氣公司供銷差的作用非常大。這方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ge) 方麵:
  (1)燃氣企業(ye) 可對各廠站建立閥門使用規範,比如規定與(yu) 大氣相通的閥門要采用截止閥,避免使用蝶閥、球閥和閘閥。
  (2)企業(ye) 各廠站要建立查漏管理製度,明確責任人和管轄範圍,除了對廠站的排汙閥和放散閥進行每月兩(liang) 次檢漏措施,並記錄之外,還要做好閥門和接頭等處每月的全麵檢查並記錄。
  (3)在城區管線也要建立普查檢漏製,並對已出現長期泄露的管線分析處理,消除隱患。
  (4)燃氣企業(ye) 需加強對管網巡線人員的管理,嚴(yan) 格執行巡檢製,將每段管道、每個(ge) 閥門、每個(ge) 接頭都落實到人,使巡檢員能確保巡查到戶,及時發現漏點並消除隱患。如遇施工地段,巡線人員更要加強監護,避免施工對管道造成破壞。
  (5)燃氣企業(ye) 還應建立應急搶險預案,組織專(zhuan) 門的搶險小組,平時加強訓練,定期演習(xi) ,並為(wei) 其配備先進的搶險器材,保證一有突發狀況就能應急處理。
  3.加強對抄收工作的管理
  燃氣企業(ye) 須從(cong) 思想上提高認識,加強對抄收工作人員的管理,製定相應的獎懲考核製度,嚴(yan) 格規範抄表工作,製定科學的結算時間,杜絕抄收員出現少抄、漏抄、估抄現象的發生,並加大抄表力度和催繳力度,對惡意欠費的用戶實行重點監控。
  4.防止出現竊氣行為(wei)
  在防竊氣方麵,燃氣企業(ye) 應與(yu) 相關(guan) 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對偷盜氣行為(wei) 加強管理,一旦發現,依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立即嚴(yan) 懲。另一方麵,燃氣企業(ye) 還要擴大燃氣法律法規宣傳(chuan) 工作,使工商業(ye) 和居民用戶從(cong) 思想上認識到竊氣行為(wei) 的違法性。此外,燃氣企業(ye) 還可組建稽查大隊進行嚴(yan) 格檢查,嚴(yan) 厲杜絕偷氣盜氣行為(wei) ,從(cong) 而降低因偷氣造成的供銷差。
  5.優(you) 化企業(ye) 的用氣結構
  一些大型燃氣企業(ye) 由於(yu) 機構臃腫,在很多方麵出現用氣結構不合理的情況。這會(hui) 嚴(yan) 重影響企業(ye) 的用氣規劃和供銷差。如企業(ye) 能采取一些先進設備,吸取先進經驗,優(you) 化用氣結構,就能在高峰時段自動調節高低峰,使壓力波動保持平緩,從(cong) 而保證流量計的正常工作,並延長管網設備使用年限,以降低損耗。
  3某燃氣企業(ye) 供銷差管理實例分析
  1.非管理因素形成的供銷差管理措施
  供銷差並不是因為(wei) 企業(ye) 管理不善所造成的被盜、丟(diu) 失、黴變變質的損失,相反這是企業(ye) 無法避免的客觀因素造成的。現行的建設部和物價(jia) 部門相關(guan) 法律法規都明確承認燃氣供銷差的客觀存在。根據國家建設部頒布的《城市煤氣升級考核標準》管道燃氣的供銷差率不大於(yu) 8%,另外,根據物價(jia) 部門規定的《管道燃氣定價(jia) 成本監審辦法》、《管道天然氣》價(jia) 格實施辦法》規定燃氣供銷差在一定許可範圍內(nei) 是可以允許抵扣的,其中湖北5%,廣東(dong) 4%,江西5%。沒有行業(ye) 標準或同行業(ye) 內(nei) 各企業(ye) 之間技術指標不可比的,適當考慮企業(ye) 實際情況和區域差異等因素,並參照企業(ye) 曆史水平綜合確定。”
  2.管理因素形成的供銷差管理措施
  (1)管網泄露所致供銷差管理企業(ye) 加強了對氣量的監控、巡檢等工作,嚴(yan) 格防止氣量泄露的出現。同時針對較小的泄露及在當地無曝光的泄露,不做特別處理,將其納入一般的供銷差處理;對較大量的泄露或在當地造成較大影響的泄露安全事件,則合理預估並做進項稅轉出及“營業(ye) 外支出—其他”處理。
  (2)管線置換所致供銷差管理在強化企業(ye) 管理的基礎上,工程或運營部門每月合理預估氣量,將其作為(wei) 自產(chan) 品用於(yu) “非增值稅應稅項目”視同銷售處理,賬務處理方法則為(wei) :借:其他業(ye) 務成本—燃氣置換支出;貸:庫存商品(生產(chan) 成本)。
  (3)偷氣所致供銷差管理企業(ye) 在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體(ti) 係,開展入戶安檢等手段打擊“偷盜氣”現象的基礎上。對無明確案例“偷盜氣”,不在賬麵做特別核算。對當地已立案或公司收取一定的氣費罰款的“偷盜氣”案件,則與(yu) 稅局協商做一般的“材料損耗”支出計入“銷售成本”;當稅局認定為(wei) “資產(chan) 損失”,與(yu) 其協商“資產(chan) 損失”認定辦法。
  該燃氣企業(ye) 在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體(ti) 係的基礎上,從(cong) 財務管理入手對供銷差進行了管理,通過2014年的巡檢,共追收氣量59.9萬(wan) m3,追回氣費及滯納金127.7萬(wan) 元,減少供銷差32.8萬(wan) 元。
  總之,供銷差是考核燃氣企業(ye) 的經濟效益和綜合管理能力的一項指標。因此,供銷差的整治和管理就成為(wei) 燃氣企業(ye) 的重要工作。然而,從(cong) 實際意義(yi) 上來講,供銷差是燃氣行業(ye) 的一種客觀存在,物價(jia) 部門規定燃氣供銷差可在一定範圍內(nei) 允許抵扣,但各個(ge) 燃氣企業(ye) 仍需結合實際工作中影響供銷差的各種因素,采取有效辦法,從(cong) 燃氣設備等方麵降低供銷差,減少企業(ye) 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