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天然氣管道現狀
我國天然氣管道是在油氣田周邊利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天然氣從(cong) 開始的石油附屬品,產(chan) 量增多,逐漸發展為(wei) 重要能源,帶動了管網的大規模建設。
2004年西氣東(dong) 輸一線的建成投產(chan) ,我國天然氣管道開始大規模建設。2010年西氣東(dong) 輸二線投產(chan) ,我國天然氣產(chan) 業(ye) 步入了發展快車道。當年消費增量超過200億(yi) 立方米,天然氣作為(wei) 清潔能源進入越來越多的家庭。
至此,我國天然氣管道初步形成了全國一張網,管網裏程達到8.5萬(wan) 公裏,形成了以西氣東(dong) 輸、陝京線、川氣東(dong) 送、中緬天然氣管道、永唐秦等為(wei) 主的主幹網絡,以冀寧線、蘭(lan) 銀線、忠武線、中貴線等聯絡線為(wei) 主的聯絡管道,實現了川渝、長慶、西北三大產(chan) 氣區與(yu) 東(dong) 部市場的連接,實現了儲(chu) 氣庫、LNG接收站、主幹管道的聯通。完成西北、西南及東(dong) 部沿海三大進口通道,形成了“西氣東(dong) 輸、海氣登陸、就近供應”格局。
表 我國主要管道參數
2.我國天然氣管道發展趨勢
未來將重點建設西氣東(dong) 輸三線、中俄天然氣管道東(dong) 線、新疆煤製氣管道、鄂安滄煤製氣管道、中海油煤製氣管道、西氣東(dong) 輸四線、西氣東(dong) 輸五線等為(wei) 主的主幹管網,LNG外輸管道、地區聯絡線為(wei) 主的聯絡管道,全麵建成全國性一張網,實現國產(chan) 氣與(yu) 進口氣,常規氣與(yu) 非常規氣,管道氣與(yu) LNG等間的不同屬地、不同氣源聯通。完善四大進口通道,(更多行業(ye) 分析,請關(guan) 注“標準天然氣”)全麵實現“西氣東(dong) 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就近供應”的供應格局。地下儲(chu) 氣庫與(yu) LNG調峰互補,實現多氣源、多儲(chu) 氣庫與(yu) 市場連接。建成華北、東(dong) 北、長三角、川渝、中南等區域性管網。
2.1四大進口通道
1)西北中亞(ya) 管道氣進口通道
西北進口通道包括,中亞(ya) 天然氣管道A/B/C/D線:中亞(ya) 天然氣管道A線是中國第一條跨國天然氣管道,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邊境,穿越烏(wu) 茲(zi) 別克斯坦中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地區,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於(yu) 2009年12月建成投產(chan) ,開始為(wei) 我國輸送進口中亞(ya) 天然氣。2010年10月中亞(ya) 天然氣管道B線建成投運。中亞(ya) 天然氣管道C線於(yu) 2014年5月31日投產(chan) ,與(yu) A線、B線並行。中亞(ya) 天燃氣管道D線起點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氣田,經塔吉克斯坦進入中國,預計2016年底D線將投入使用。
2)沿海LNG進口通道
從(cong) 2006年深圳大鵬LNG接收站投產(chan) 以後,我國現已建成投產(chan) 11座LNG接收站:深圳大鵬LNG接收站、福建莆田LNG接收站、上海洋山LNG接收站、海南洋浦LNG接收站、天津LNG接收站、山東(dong) 青島LNG接收站、江蘇如東(dong) LNG接收站、遼寧大連LNG接收站、廣東(dong) 珠海LNG接收站、浙江寧波LNG接收站、河北唐山LNG接收站。截止到現在接收能力達到3400萬(wan) 噸/年。
3)西南緬甸天然氣進口通道
2013年7月28日,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向國內(nei) 供氣,管道起於(yu) 緬甸西部海岸蘭(lan) 裏島皎漂港,經雲(yun) 南、貴州、廣西三省區,幹線全長2520公裏,緬甸段793公裏,國內(nei) 段1727公裏,管徑1016mm,輸氣能力120億(yi) 立方米。
4)東(dong) 北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通道
2014年5月21日中俄簽署的《中俄東(dong) 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和《中俄東(dong) 線供氣購銷合同》,從(cong) 2018年起,俄羅斯向中國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yi) 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
2.2形成三大中心樞紐
1)中衛聯絡站
中衛聯絡站與(yu) 西二線中衛聯絡站合建,站場設計壓力12MPa。中衛聯絡站不僅(jin) 具有接收西一線來氣或向西一線調氣功能,還具有向西一線的靖邊壓氣站站調氣,以便通過靖邊給陝京線調氣的功能。
中衛站目前為(wei) 西一線、西二線、靖邊聯絡線三條大型天然氣長輸管道合建站,是目前西北到華中、華東(dong) 、華南各條天然氣通道的唯一樞紐。
2017年到達中衛節點氣量為(wei) 1079.0×108m3,其中供應西一線149.5×108m3、西二線266.0×108m3、陝京線係統248.7×108m3、中衛-貴陽聯絡線62.5×108m3,西三線東(dong) 段285.0×108m3,剩餘(yu) 氣量82.4×108m3進入西五線東(dong) 段輸送。
2)永清分輸站
永清分輸站是陝京輸氣管網的樞紐站,在該站可以實現陝京一線、陝京二線、陝京三線、永唐秦輸氣管線、大港儲(chu) 氣庫群、京58儲(chu) 氣庫群相互連通。永清分輸站同時也作為(wei) 分輸站場,給天津市、廊坊市和華北油田供氣。另外,永清分輸站通過永京線(永清-通州)給北京市供氣。
永清分輸站是一個(ge) 工藝上多路進、出,具備過濾分離、計量、調壓、清管收發球等功能的樞紐站。
3)湖北
湖北境內(nei) 有多條國家級幹線管道,西氣東(dong) 輸二線、西氣東(dong) 輸三線、西氣東(dong) 輸四線、忠武線、川氣東(dong) 送、新粵浙煤製甲烷管道等,忠武線、西氣東(dong) 輸、淮武線等管道連接,川氣東(dong) 送與(yu) 新粵浙煤製甲烷管道連接,將形成我國中南部地區中心樞紐,同時建議中國石油與(yu) 中國石化管網建設聯絡線,實現不同主體(ti) 之間的互通;
2.3新建主幹管道
西氣東(dong) 輸三線:西氣東(dong) 輸三線工程全線包括1幹8支3庫1LNG應急調峰站。幹支線沿線經過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廣東(dong) 共10個(ge) 省、自治區,幹線、支線總長度為(wei) 7378公裏。幹線設計壓力12~10兆帕,管道直徑1219毫米/1016毫米,設計輸量300億(yi) 立方米/年。
中俄天然氣管道東(dong) 線境內(nei) 段:預計中俄天然氣管道東(dong) 線境內(nei) 段幹線經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dong) 、江蘇,最後到達上海。擬新建管道約3060公裏。入境點位於(yu) 黑河開發區北側(ce) 約10公裏,新建管道管徑1016~1420毫米,同時配套建設5座地下儲(chu) 氣庫。
新疆煤製氣管道:新粵浙管道工程,是國家核準的大型能源項目,包括一條幹線、五條支線,年輸氣能力為(wei) 300億(yi) 立方米,長達8280公裏。幹線起點為(wei) 新疆伊寧首站,終點為(wei) 廣東(dong) 省韶關(guan) 末站,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山東(dong) 、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dong) 、廣西13個(ge) 省(自治區)。(更多行業(ye) 分析,請關(guan) 注“標準天然氣”)支線則包括準東(dong) 、南疆、豫魯、贛閩浙和廣西五條。工程共設工藝站場58座,其中包括23座壓氣站。
中海油煤製氣管道:中海油擬建從(cong) 內(nei) 蒙古自治區杭錦旗,途徑內(nei) 蒙古自治區、陝西、河北和天津煤製氣管線,終點為(wei) 河北黃驊,總長約1538公裏,幹線長約937公裏,最大供氣能力150億(yi) 立方米。將內(nei) 蒙、山西的煤製天然氣送往環渤海地區市場。
西氣東(dong) 輸四線西段:西氣東(dong) 輸四線工程管道全長2454公裏,起於(yu) 新疆伊寧,止於(yu) 寧夏中衛,途經新疆、甘肅及寧夏三省區,輸送能力300億(yi) 立方米/年,工程總投資約360億(yi) 元,計劃2014年開工建設,2017年建成具備通氣條件,主要保障我國華北及西南地區天然氣供應。
西氣東(dong) 輸五線:西氣東(dong) 輸五線工程,起於(yu) 新疆烏(wu) 恰縣,終點計劃輸往江、浙一帶,管線的年輸送能力將達到450億(yi) 立方米,管徑、輸送壓力和輸送能力較前三線均有大幅提升。與(yu) 西氣東(dong) 輸五線連接的國外段即為(wei) 中亞(ya) 天然氣管道D線,今年4月22日, D線吉國段可研報告正式通過了吉爾吉斯斯坦國政府的審批,同時該段的初設現場踏勘工作也已於(yu) 4月同步展開。整個(ge) D線計劃於(yu) 2016年建成通氣。
3.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建議
天然氣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設。天然氣管網建設,被一些地區作為(wei) 政績,無論是消費量還是管網裏程,被寫(xie) 入規劃中。2015年作為(wei) “十二五”收官之年,天然氣規劃是否能完成已經近在眼前。在大力發展天然氣背景下,部門如何更好的利用職能手段,促進產(chan) 業(ye) 的發展,繼而改善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wei) 天然氣管網建設提出建議。
3.1統一布局、重點實施
規劃中的基礎設施涉及到國外進口管道、LNG接收站、國家基幹長輸管道、省級管道、地下儲(chu) 氣庫等多種設施,基礎設施涉及到國家發改委、省發改委和地方發改委等不同的審批單位,基礎設施設計到不同的建設地點、覆蓋市場區域和項目進度安排,在建設之前應對規劃基礎設施統一布局,提高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效率。
截至2014年底我國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約為(wei) 8.5萬(wan) 公裏,預計到2020年總長度將達到15萬(wan) 公裏,年均增長1.1公裏。2004年~2013年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能力為(wei) 年均0.5~0.6萬(wan) 公裏,現有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滿足規劃要求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建設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優(you) 先建設保民生、保安全、保重點的規劃項目。(關(guan) 注微信公眾(zhong) 號“標準天然氣”)
3.2推動投資和建設主體(ti) 多元化
國家鼓勵、支持各類資本參與(yu) 投資建設納入統一規劃的天然氣基礎設施。三大石油公司應放開國家基幹管道投資建設權,引進民間資本;打破一些省天然氣公司對省內(nei) 基礎設施建設的壟斷;允許民營資本引進國外天然氣資源。通過引進民間資本參與(yu) 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增強建設的積極性,提高建設能力。
截至2014年底,擁有省天然氣公司的省份包括: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上海、江西、廣東(dong) 等,其中陝西、浙江等省天然氣公司壟斷省內(nei) 基礎設施的建設,導致省內(nei) 基礎設施建設緩慢,省天然氣應該與(yu) 具有投資積極性和投資資格的民間資本進行合作,加快推進省內(nei) 基礎設施的建設。徹底放開省內(nei) 支線管道的建設權,在符合國家和當地政府規劃的情況下允許具有資格的企業(ye) 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
4.運營管理的相關(guan) 建議
天然氣市場過程中,由非競爭(zheng) 市場向競爭(zheng) 性市場過度,運營和管理起到了決(jue) 定性作用。結合目前運營管理現狀,提出相關(guan) 建議。
4.1創造第三方準入條件
天然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ye) 在管網設施有剩餘(yu) 能力的情況下,應向第三方市場主體(ti) 平等開放管網設施,提供輸送、儲(chu) 存、氣化、液化和壓縮等服務。在互惠互利、充分利用設施能力並保障現有用戶現有服務的前提下,按簽訂合同的先後次序向新增用戶公平、無歧視地開放使用天然氣管網設施。
考慮到向第三方開放條件不成熟,公司間壁壘難以移除,建立第三方核準機構,公平平等對基礎設施剩餘(yu) 能力驗證。考慮到基礎設施剩餘(yu) 能力不透明,下遊用戶難以核算,造成的信息不對稱,建立第三方獨立認證機構,公開平等核算油氣管網設施輸送、儲(chu) 存、氣化、液化和壓縮剩餘(yu) 能力。
4.2建立公開透明的油氣管理運行發布平台
根據《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實施辦法》,我國管道互通互聯,向第三方開放。建立運營體(ti) 製並不能完全解決(jue) 基礎設施剩餘(yu) 能力的利用,各設施的運營狀況隻有運營主體(ti) 自身掌握,第三方無法獲知,需建立公開透明的油氣管理運行發布平台,該平台應涵蓋所有存在富餘(yu) 能力的基礎設施,運營業(ye) 主允許第三方準入的條件和費用,運營業(ye) 主的相關(guan) 聯係信息。第三方應根據自身需要與(yu) 運營業(ye) 主進行具體(ti) 商議。由於(yu) 基礎設施在運營狀態中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運營業(ye) 主應根據自身基礎設施的運營狀況向平台提供最新數據,平台對公布信息及時更新。
4.3科學計算管網運輸費用,加快運銷分離
隨著天然氣市場化程度的不斷的加深,天然氣運輸環節運銷分離勢在必行。天然氣運輸和銷售的剝離,需要有科學、公平的運輸費率計價(jia) 體(ti) 係為(wei) 基礎。
天然氣管道天生具有高投入,市場、資源專(zhuan) 屬特性,如果市場、資源不能保證,投資回收難以保障,所以長久的以來管道的運輸和銷售綁定,管輸費用涵蓋在銷售價(jia) 格中。2015年2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天然氣非居民氣價(jia) 改革文件,嚐試上遊直供工業(ye) 用戶。市場化程度演變,未來將會(hui) 有越來越多得工業(ye) 用戶嚐試與(yu) 上遊直接交易,中遊環節的銷售業(ye) 務將會(hui) 被剝離。
運銷分離的前提,需建立科學、公平、行之有效的管網運輸費率定價(jia) 體(ti) 係,能夠反映中遊運輸環節的價(jia) 值,反過來促進管網市場化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