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德赢·VWIN集團重慶德赢·VWIN集團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E'ws Centre

推動中國走進天然氣時代

日期:2014-10-30
分享:

  金秋九月,習(xi) 近平主席成功對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進行國事訪問。
  我國同中亞(ya) 國家的務實合作蓬勃發展,能源合作是其中的亮點。訪問期間,習(xi) 近平主席同土庫曼斯坦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專(zhuan) 程出席“複興(xing) ”氣田一期工程竣工投產(chan) 儀(yi) 式;在中土、中俄元首的見證下,中國與(yu) 土、俄兩(liang) 國分別簽署了天然氣重要合作協議。
  由駝隊踏出的古絲(si) 綢之路已經定格於(yu) 曆史。今天,一條新的能源絲(si) 路橫空出世。穿越大漠的天然氣管道,在中亞(ya) 高原燦爛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芒。
  大手筆的能源國際貿易,正將中國加速推進“天然氣時代”。
  事實上,在經曆了年初的霧霾事件後,我國已經曆史性地走到了“天然氣時代”的門口。天然氣是幾乎能和可再生能源媲美的清潔能源,燃燒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僅(jin) 為(wei) 煤炭的1/5左右,二氧化硫的排放幾乎為(wei) 零。突破常規大幅度加大天然氣利用,特別是加大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對煤炭的替代,成為(wei) 能源升級和改善環境的關(guan) 鍵一招。
  不過,仍然有不少人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加大有所擔憂,認為(wei) 我國天然氣資源匱乏,大量進口加大了能源安全風險,在利用“有限的”天然氣資源進行分布式發電等發展時應該“科學合理”。
  誠然,我國天然氣利用水平非常“有限”。目前,我國天然氣僅(jin) 占一次能源消費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天然氣發電則不足總發電的3%(煤電占80%左右),不到發達國家水平的1/10。
  隻是,在我國環境壓力和經濟升級壓力都明顯加大的新形勢下,天然氣的價(jia) 值對於(yu) 我們(men) 已經有了不同以往的嶄新變化;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和貿易體(ti) ,我們(men) 利用天然氣的能力和空間也已經更為(wei) 強大和寬廣。我們(men) 必須突破傳(chuan) 統觀念的製約,創新體(ti) 製機製,加大天然氣利用。要改變的觀念包括:天然氣資源的有限性、所謂對外依存度高企的巨大風險等;同時,深化能源體(ti) 製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事實上,所謂的油氣等自然資源的“儲(chu) 量”或者“探明儲(chu) 量”、“可采儲(chu) 量”,和“產(chan) 量”一樣,從(cong) 來都是變動不居。不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數據會(hui) 增加;而且,隨著需求和價(jia) 格的上升,這些數據也會(hui) 增加,因為(wei) 勘探和開采投入在增加。資料顯示,雖然探明程度較低,但我國天然氣發展潛力很大,常規天然氣地質資源儲(chu) 量達到52萬(wan) 億(yi) 立方米。加上煤層氣和頁岩氣資源,我國天然氣資源堪稱豐(feng) 富。產(chan) 量也在快速增長。
  更重要的是,世界天然氣資源豐(feng) 富。在近年來世界市場管輸和液化天然氣供應增加、歐洲需求減弱和美國發生“頁岩氣革命”的情況下,世界天然氣供需形勢正在趨緩。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和貿易體(ti) ,更多參與(yu) 國際能源市場,是很正常也是很必要的事情。其實,在能源進口領域稍顯悲觀的所謂的“對外依存度”這一概念,不妨換成更樂(le) 觀的“對外利用度”。利用和平國際環境互通有無、互惠互利,何樂(le) 而不為(wei) ?當然,要想利用好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個(ge) 資源,還必須發揮好市場機製和價(jia) 格機製的作用。首先,要進一步放開天然氣的價(jia) 格,讓價(jia) 格充分反映其環境價(jia) 值。其次,作為(wei) 配套,還不能忘了適當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成本,既讓煤炭利用價(jia) 格反映其環境成本,也讓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獲得價(jia) 格上的比較優(you) 勢。
隻有這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資源才會(hui) 向我國市場聚集,我國能源結構和環境才會(hui) 從(cong) 根本上得到改善。
  讓我們(men) 加快走進“天然氣時代”,走進“清潔能源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