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氣(LNG)具有便於(yu) 儲(chu) 存和運輸的優(you) 點,這促進了天然氣跨境貿易的發展。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地區,亞(ya) 洲一直以來飽受LNG高溢價(jia) 困擾,但隨著近兩(liang) 年澳大利亞(ya) LNG供應大幅增加、美國實現天然氣淨出口、卡塔爾向亞(ya) 洲供應LNG、俄羅斯加快在亞(ya) 洲LNG市場布局等因素影響,亞(ya) 洲地區的LNG市場供過於(yu) 求,逐漸由賣方市場向買(mai) 方市場轉變。
亞(ya) 洲的LNG買(mai) 家開始在定價(jia) 機製和相關(guan) 合同條款設定時掌握話語權,這促使大型LNG供應商調整其LNG業(ye) 務。
LNG供應量增加競爭(zheng) 加劇
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全球LNG產(chan) 量和貿易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截至2013年底已分別由1.7億(yi) 噸和1.3億(yi) 噸增至3億(yi) 噸和2.5億(yi) 噸。
由於(yu) 越來越多的公司和機構看好全球LNG行業(ye) 發展前景,眾(zhong) 多產(chan) 氣大國大力發展LNG產(chan) 業(ye) ,其中包括卡塔爾、俄羅斯等傳(chuan) 統天然氣資源大國,也包括莫桑比克、坦桑尼亞(ya) 等新興(xing) 產(chan) 氣國。
2013年,全球擬增加的LNG產(chan) 能達2900萬(wan) 噸,其中包括年產(chan) 1650萬(wan) 噸的俄羅斯亞(ya) 馬爾LNG項目、擁有9條液化生產(chan) 線的馬來西亞(ya) 民都魯LNG項目,以及美國的薩賓帕斯二期項目。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LNG出口項目動工建設或投產(chan) ,LNG的供應量快速增長,為(wei) 尋找合適的買(mai) 家,不同項目之間的競爭(zheng) 加劇,這種趨勢在2012年美國LNG出口項目審批和建設進程加快後尤其明顯。
頁岩氣革命令美國從(cong) 天然氣淨進口國向出口國轉變,並在北美地區形成“價(jia) 格孤島”。分析機構稱,即使加上基礎設施建設及液化、運輸等費用,美國的LNG價(jia) 格仍低於(yu) 澳大利亞(ya) ,在全球LNG市場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截至目前,美國已批準36個(ge) 向自貿國出口LNG的項目和7個(ge) 向非自貿國出口LNG的項目,還有10多個(ge) 項目在審批。
同時,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ya) 等東(dong) 非國家陸續發現大量天然氣資源,並製訂了LNG出口計劃,莫桑比克甚至有爭(zheng) 當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國的目標。另外,澳大利亞(ya) 、卡塔爾和俄羅斯等國的LNG出口能力增強。不同項目和國家間的競爭(zheng) 日益明顯。
總體(ti) 上看,全球範圍有超過50個(ge) 在建和計劃建設的LNG項目,LNG產(chan) 能將在2020年前爆發式增長。
從(cong) 中短期看,新增供應快速增長會(hui) 導致供應過剩,亞(ya) 洲市場已逐漸成為(wei) “買(mai) 方市場”。今年以來,日本和韓國的LNG進口量下降,但澳大利亞(ya) LNG出口量大幅增加,同時美國公司也與(yu) 亞(ya) 洲買(mai) 家簽署了LNG供應協議。新增供應增長速度大於(yu) 需求增長速度,亞(ya) 洲的LNG期貨和現貨價(jia) 格下降。近期,亞(ya) 洲LNG期貨價(jia) 格已降至油價(jia) 的13.5%——14%,現貨價(jia) 格由16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降至12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
定價(jia) 機製與(yu) 合同條款變化微妙
在“買(mai) 方市場”大背景下,亞(ya) 洲買(mai) 家努力爭(zheng) 取更優(you) 惠的價(jia) 格及更有利於(yu) 自身的合同條款,殼牌、道達爾等大型LNG供應商不得不重新掂量其長期堅持的、與(yu) 油價(jia) 掛鉤的LNG長期合同條款。
殼牌宣布,他們(men) 考慮采用混合定價(jia) 機製,在LNG定價(jia) 時參考油價(jia) 和天然氣交易中心的現貨價(jia) 格,新定價(jia) 條款將首先應用於(yu) 該公司與(yu) 泰國國油簽署的合同,隨後在其與(yu) 歐洲和拉美地區簽署的合同中推廣。此前,BP和道達爾已在亞(ya) 洲推廣采用了混合定價(jia) 機製的LNG長期合同,這兩(liang) 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與(yu) 中國海油簽了從(cong) 美國自由港及薩賓帕斯項目進口LNG的長期合同,這份合同也是亞(ya) 洲第一份采用混合定價(jia) 機製的LNG長期合同。
液化天然氣(LNG)具有便於(yu) 儲(chu) 存和運輸的優(you) 點,這促進了天然氣跨境貿易的發展。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地區,亞(ya) 洲一直以來飽受LNG高溢價(jia) 困擾,但隨著近兩(liang) 年澳大利亞(ya) LNG供應大幅增加、美國實現天然氣淨出口、卡塔爾向亞(ya) 洲供應LNG、俄羅斯加快在亞(ya) 洲LNG市場布局等因素影響,亞(ya) 洲地區的LNG市場供過於(yu) 求,逐漸由賣方市場向買(mai) 方市場轉變。
亞(ya) 洲的LNG買(mai) 家開始在定價(jia) 機製和相關(guan) 合同條款設定時掌握話語權,這促使大型LNG供應商調整其LNG業(ye) 務。
“買(mai) 方市場”迫使生產(chan) 商調整業(ye) 務
由於(yu) 占全球LNG進口量70%以上的亞(ya) 洲地區成了“買(mai) 方市場”,該地區的LNG高溢價(jia) 現象逐漸消失,眾(zhong) 多把亞(ya) 洲當成主要目標市場的LNG生產(chan) 商不得不調整其LNG業(ye) 務。
澳大利亞(ya) LNG項目曾是眾(zhong) 多公司爭(zheng) 搶的對象,主要原因是其擁有向亞(ya) 洲市場出口LNG的便利條件。但該國LNG項目建設及人工成本增加導致其不再擁有價(jia) 格優(you) 勢,再加上亞(ya) 洲開始出現供過於(yu) 求的局麵,該國不少LNG項目無法找到買(mai) 家,處境尷尬。外國公司也開始調整各自在該國的LNG項目,殼牌今年已對其在澳大利亞(ya) 的3個(ge) LNG項目進行了調整。
2014年1月,殼牌出售了其在惠特斯通項目的全部6.4%的股份,完全退出了該項目;2月,殼牌宣布與(yu) 中國石油合資收購的澳大利亞(ya) 煤層氣公司將減少工作崗位,並放棄擬建的液化設施和出口終端,該項目產(chan) 出的煤層氣將賣給其他買(mai) 家或用於(yu) 石化項目領域;4月,由於(yu) 日本三井和三菱公司中止了每年從(cong) 布勞斯項目購買(mai) 150萬(wan) 噸LNG的采購協議,殼牌決(jue) 定推遲該項目的投產(chan) 時間。在調整位於(yu) 澳大利亞(ya) 的LNG業(ye) 務的同時,殼牌積極地在日本、韓國和中國等亞(ya) 洲主要LNG進口國進行業(ye) 務布局,包括與(yu) 日本和韓國公司合作開發LNG項目,分別與(yu) 中國的新澳公司、廣匯能源公司合作建設LNG接收站等。
美國阿帕奇公司是雪佛龍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ya) LNG項目的合作夥(huo) 伴,由於(yu) 雪佛龍堅持LNG價(jia) 格與(yu) 油價(jia) 掛鉤,導致相關(guan) 項目至今仍未簽銷售協議,阿帕奇宣布出售其持有的相關(guan) 項目的全部股份並考慮退出LNG業(ye) 務,並將精力集中於(yu) 北美地區的陸上油氣項目。
不過,盡管目前亞(ya) 洲市場是“買(mai) 方市場”,但國際能源署、美國能源信息署和BP都預測,全球包括亞(ya) 洲地區的LNG長期供需情況仍將表現為(wei) 基本平衡。目前,亞(ya) 洲的情況是由於(yu) 眾(zhong) 多LNG項目短期內(nei) 集中投產(chan) 造成的,不具有可持續性。亞(ya) 洲的LNG“買(mai) 方市場”局麵會(hui) 在2020年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