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北京開幕的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與(yu) 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hui) 傳(chuan) 來消息:中國計劃於(yu) 2015年開發“可燃冰”——在中國海域實施天然氣水合物的鑽探工程。
筆者認同重慶能源巨能建設集團專(zhuan) 家的觀點:這條消息的最大看點,在於(yu) 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可燃冰”調查與(yu) 勘探開發工作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中國“可燃冰”勘探與(yu) 開發即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可燃冰是一種非常規形態的天然氣資源,學名“天然氣水合物”,作為(wei) 地球上的一種碳氫化合物,它蘊藏於(yu) 海洋深水底和地下,由天然氣和水在一定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因貌似冰狀結晶可以燃燒,可以像固體(ti) 酒精一樣直接被點燃,因此被形象地稱為(wei) “可燃冰”。被視為(wei) 高度壓縮天然氣的可燃冰,是一種高效能源,其甲烷含量達80%~99.9%,每1立方米可轉化為(wei) 164立方米天然氣和0.8立方米的水,能量密度是煤和黑色頁岩的10倍左右,燃燒後僅(jin) 會(hui) 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等要小得多。它因此被公認為(wei) 地球上尚未開發的已知的最大新型化石能源,有“21世紀最有希望的戰略資源”之譽,有望代替石油、煤等傳(chuan) 統礦物能源。
據披露,可燃冰在世界範圍內(nei) 廣泛存在,海洋中約有90%的麵積、陸地(主要為(wei) 多年凍土區)約有27%的麵積是可燃冰潛在區域。目前世界上已有79個(ge) 國家和地區發現了可燃冰氣藏,全球已知可燃冰總資源量相當於(yu) 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的2倍,可滿足人類1000年的能源需求。如此巨大的能源儲(chu) 量,決(jue) 定了它極具開發價(jia) 值。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開展“可燃冰”的研究與(yu) 調查勘探,最近兩(liang) 年開采試驗取得較大進展。美國企業(ye) 計劃在2015年左右進行商業(ye) 性開采。
中國從(cong) 1999年起開始可燃冰的前瞻性研究,並在調查與(yu) 勘探開發上取得重大進展。於(yu) 2007年在中國南海北部首次鑽探獲得實物樣品,2009年在陸域永久凍土區祁連山鑽獲實物樣品,於(yu) 2013年在南海北部陸坡再次鑽獲新類型的水合物實物樣品。有關(guan) 方麵早就通報,未來10年,中國將投入8.1億(yi) 元進行可燃冰的勘探研究,預計2010年到2015年進行試開采。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hui) 傳(chuan) 來的消息,不過是再一次告訴世界,中國可燃冰實質性開發的這一天就要到來。
人類的發展範式,從(cong) 根本上說,可以概括為(wei) 能源革命,或者動力提升。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相對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儲(chu) 量隻占世界的2.4%,天然氣占1.2%,人均石油、天然氣可采儲(chu) 量分別僅(jin) 為(wei) 世界平均值的10%和5%。而煤炭消費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高出41.5個(ge) 百分點,而石油低16個(ge) 百分點,天然氣低20.5個(ge) 百分點。這個(ge) 國情,決(jue) 定了中國必受資源與(yu) 環保的雙重困擾,必須推進能源生產(chan) 與(yu) 消費的革命。無疑,可燃冰的勘探與(yu) 開發對於(yu) 引發中國能源開發利用的“革命”意義(yi) 重大,正當其時,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