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做出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決(jue) 定,開啟了我國以釋放改革紅利而進一步激發經濟增長動力的發展新階段。在此後不久召開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改革自然成了代表、委員們(men) 熱議的話題。大家圍繞改革的話題講思路、談困難、議對策,可稱得上“改革呼聲逐日高,滿堂高論盡妙招”。改革共識早已充分凝聚,改革的步伐實際上也已悄然邁出。
在宏偉(wei) 的改革藍圖中,能源領域的改革格外引人矚目。這其中,天然氣因其巨大的資源潛力和消費利用上的清潔、便捷和高效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異軍(jun) 突起。“十一五”以來,實現了質和量上的跨越式發展。但我國天然氣產(chan) 業(ye) 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同樣有著“成長的煩惱”。既有的增長紅利持續削弱,市場動力不足的深層次矛盾持續暴露,推動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是目前的唯一出路。
無論從(cong) 曆史還是現實的視角,改革從(cong) 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記得2011年4月在中組部主辦的“低碳能源領導者專(zhuan) 題研究班”上,上海交通大學孟憲忠教授以長江商學院的校訓,即“取勢、明道、優(you) 術“作為(wei) 主線,深刻剖析了我國市場經濟的新趨勢及對策。這六個(ge) 字源自《道德經》和《孫子兵法》,集中體(ti) 現了古典的中國智慧中樸素的係統觀念和協同思維。毋庸置疑,天然氣市場改革將是一項係統工程,每一項改革舉(ju) 措都關(guan) 係全局的成敗,宜“取勢、明道、優(you) 術”而為(wei) 之。
未來能源之“勢”
取勢、明道和優(you) 術分別代表了三個(ge) 層麵的要求。其中取勢代表的層麵最高,也最重要。取勢,遠見也。這裏的“勢”指的是大方向和大的發展趨勢。“勢”往往無形,卻具有方向,順勢而上則事半功倍,逆勢而動則事倍功半。從(cong) 整個(ge) 人類利用能源曆程來看,大體(ti) 經曆了從(cong) 低能源密度向高能源密度、高汙染向低汙染、高排放向低排放的逐步演進過程。在資源、運輸、安全、環保和減排等重重製約下,煤炭、石油等傳(chuan) 統化石能源很難在未來一次能源消費中再有新突破。而天然氣必然是未來能源之“勢”的題中應有之義(yi) 。要大幅度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走恐怕是來不及了,得跑了!
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天然氣開發市場動力不足。2012年,我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chu) 量9612.2億(yi) 立方米,新增探明技術可采儲(chu) 量5008億(yi) 立方米,均為(wei) 曆史最高水平。但這依然與(yu) 預計的理論資源蘊藏量有很大差距。天然氣資源勘查潛力巨大。由於(yu) 勘查主體(ti) 少,競爭(zheng) 不足,影響了天然氣的增儲(chu) 上產(chan) 。此外,我國頁岩氣可采資源量約25萬(wan) 億(yi) 立方米,煤層氣資源量約36萬(wan) 億(yi) 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資源也非常可觀,但由於(yu) 勘查開發扶持政策不到位,以及市場規範的缺失等原因,我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嚴(yan) 重滯後。沒有足夠的資源,哪來的天然氣大發展?
從(cong) 國外來看,歐美和北美的天然氣工業(ye) 發展,都經曆了從(cong) 最初的壟斷一體(ti) 化經營到目前的自由化競爭(zheng) 市場的演進曆程。盡管這些國家具體(ti) 的運營模式還有很大的差異,但歸納來看,其天然氣市場演進都在朝著放開管製、多元競爭(zheng) 、專(zhuan) 業(ye) 運營的方向發展。目前,我國天然氣市場發展麵臨(lin) 的問題,也是歐美等成熟市場曾已經曆過的普遍問題。由此可見,從(cong) 大的方向和趨勢上講,中國天然氣市場改革也必然朝著主體(ti) 多元化、運營專(zhuan) 業(ye) 化、監管常態化、競爭(zheng) 國際化的目標持續邁進。這是我們(men) 要取的“勢”,是不因我國特殊現狀而不同,不因個(ge) 人意誌為(wei) 轉移的“勢”。要說明的一點是,《決(jue) 定》明確要“處理好政府與(yu) 市場的關(guan) 係”,但這並不意味著削弱政府監管。要突出政府在製定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方麵的監管作用,這一點不但不能削弱,還要加強。這恰恰是天然氣市場規範運行的有力保障。
市場化改革之“道”
“明道”可以理解為(wei) 明確路徑、把握規律和確立原則。換言之,明道講的主要還是理念和原則層麵的問題。從(cong) “明道”的角度來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路徑選擇不可能脫離我國天然氣工業(ye) 發展自身現狀而談。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曾指出,改革的障礙來自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利益集團的阻撓,二是路徑依賴。其實,我以為(wei) 還可以再加第三個(ge) 方麵,即階段性的製約。
就中國天然氣市場而言,當前階段的製約因素包括: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天然氣管道為(wei) 例,截至目前,我國天然氣管道幹、支線總長度約6萬(wan) 公裏,僅(jin) 相當於(yu) 美國的十分之一,仍處於(yu) 管網發展的初級階段。二是市場主體(ti) 培育不夠。天然氣工業(ye) 投資密度大、風險高,且安全、環保等技術要求極高。在我國,除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之外,能夠達到投資、建設、運營天然氣上中下遊產(chan) 業(ye) 標準和要求的市場主體(ti) 不多。培育這樣的市場主體(ti) 尚需時日。三是可承受氣價(jia) 短期內(nei) 難以提高,天然氣消費還有很大潛力。任何改革都是兩(liang) 難選擇,正是由於(yu) 這些階段性製約因素的存在,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路徑選擇上,同樣要遵循分階段、漸進式推動,注重“兩(liang) 難”目標的協調與(yu) 平衡,並不斷排除錯誤理念的誤導。
企業(ye) 體(ti) 量大,並不能與(yu) 壟斷簡單地畫上等號。一提到市場化改革,總有人會(hui) 將之與(yu) 拆分中石油、中石化兩(liang) 大油氣巨頭直接聯係起來。簡單地拆分並不意味著市場多元化和運營專(zhuan) 業(ye) 化。關(guan) 鍵是通過靈活的混合所有製等經濟手段,不斷培育有競爭(zheng) 實力的市場主體(ti) 參與(yu) 到天然氣勘探開發、管道建設和生產(chan) 運營中去。
目前,全世界有70多個(ge) 國家設有國家石油公司,在其中55個(ge) 主要產(chan) 油國中,有40多個(ge) 國家隻設一個(ge) 石油公司,實行上下遊一體(ti) 化經營。從(cong) 歐美國家現有天然氣運營來看,也並不是完全競爭(zheng) 性的分拆模式一種。從(cong) 更為(wei) 廣闊的國際視野來看,發達國家石油寡頭通過並購重組,形成了諸如埃克森美孚、BP、殼牌等超級跨國石油公司,它們(men) 擁有著全球80%以上的石油石化前沿技術,國際化經營水平、盈利能力、技術實力都遠超國內(nei) 的中石油、中石化。可以說,沒有一定的規模很難在全球競爭(zheng) 中占有席位。從(cong) 獲取資源利益最大化和天然氣產(chan) 業(ye) 規模化發展的角度來講,有必要打造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中國石油公司。如果簡單地以拆分方式推行天然氣市場改革,不但有可能重蹈當年盲目拆分煤炭導致遍地小煤窯的覆轍,而且有可能損害我國天然氣產(chan) 業(ye) 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國家利益。
市場化改革當以理順價(jia) 格為(wei) 前提。任何改革措施的推出都要講究先後。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實現天然氣產(chan) 業(ye) 市場化,必須先理順天然氣價(jia) 格。因為(wei) 價(jia) 格是市場信號,扭曲的價(jia) 格反映的是錯誤的市場信息,從(cong) 而誤導市場運行,導致供需失衡等矛盾。要從(cong) 天然氣作為(wei) 資源型商品的屬性出發,從(cong) 質量和效益出發理順價(jia) 格。參照供水和供電行業(ye) ,清晰界定天然氣供應中的公益性環節和經營性環節。屬於(yu) 公益性環節的應遵循其自然壟斷規律,實行政府定價(jia) ,加強政府監管。屬於(yu) 經營性環節的,要合理測算成本、,參照天然氣供需狀況、稀缺程度和需求側(ce) 可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放開價(jia) 格管製,讓市場去發現價(jia) 格。在這一過程中,市場價(jia) 格的放開節奏要與(yu) 需求側(ce) 的可承受能力同步。此外,還可以通過逐步發展天然氣期貨、現貨交易市場,完善天然氣市場體(ti) 係和價(jia) 格形成機製。
落實改革之“術”
“優(you) 術”的“術”指的是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等。“優(you) 術”談的是最具體(ti) 、最微觀的操作層麵的問題,但從(cong) 改革的角度來講其實也是最難、最關(guan) 鍵的“落地”的問題。改革措施如果不能得到落實,也就等於(yu) 沒有改革。熟悉相聲表演藝術的人都知道,對口相聲中一捧一逗間有“三分逗、七分捧”的說法。很多人不理解,為(wei) 什麽(me) 捧哏台詞少還更重要呢?其實,相聲表演的魅力就體(ti) 現在其節奏和火候的把握上。表現時,逗哏演員專(zhuan) 注於(yu) “抖包袱”,而“抖包袱”的時機和溫火程度都靠捧哏演員看似不經意的幾句台詞來把控拿捏到位。
同樣道理,天然氣市場改革涉及的麵廣、漸進階次多,每一次向最終改革目標的邁進,都要求改革的設計者像一名手持手術刀的外科醫生一樣,膽大而心細,調控好節奏、把握好時機,一旦認準就大膽發力。2011年年底,國家就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在天然氣需求下滑的有利時機適時推出天然氣價(jia) 格改革措施,此後,2013年7月,又進一步推行了價(jia) 格調整方案,逐步確立了增量氣與(yu) 可替代燃料合理比價(jia) ,存量氣分步調整的階段性改革策略。下一次改革選擇什麽(me) 時機,我想我們(men) 還是有必要超前謀劃、待機速動。